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當前位置:首頁技術文章

      • 20252-19
        香港大學Alan C. H. Tsang團隊《ACS Nano》: 開創智能液體操控新認知

        結構化表面通過界面能實現無外部力驅動的定向液體操控,在微流控、綠色能源和生物醫學等領域中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雖然固體表面與液體之間的界面能相互作用對液體操控至關重要,但目前對如何平衡液固界面能以影響多樣化液體行為的系統理解仍然不足。這種理論研究的滯后性限制了高效液體操控系統的設計和優化能力。因此,對其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和實際應用意義。近日,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的AlanC.H.Tsang教授團隊通過曲率棘輪表面作為示例,揭示了精細液固界面能調控下的復雜定向液體動力學。...

      • 20252-17
        受皮膚感知器官啟發的新型3D打印自修復,非觸覺與觸覺多功能柔性傳感器

        隨著智能可穿戴設備和人機交互技術的快速發展,柔性傳感器展現出了巨大的發展前景。目前開發的單一功能柔性傳感器已無法滿足復雜環境下的應用需求,例如智能假肢領域需要傳感器具備高靈敏度、多模態感知能力和良好的耐久性。因此,急需開發一種能夠實現多信號檢測和耐用性強的多功能柔性傳感器,以提升其在復雜環境中的適應性、交互性和可靠性。與傳統技術相比,3D打印技術具有制造從微米到厘米尺度的復雜幾何結構的優勢。然而,使用3D打印技術制備的柔性傳感器在實際使用中容易受到拉伸,彎折等機械損傷,從而導...

      • 20252-13
        光敏樹脂3D打印機的日常維護是確保其長期穩定的關鍵

        光敏樹脂3D打印機是一種基于光敏樹脂光固化技術的三維打印設備。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敏樹脂的光固化反應。在打印過程中,激光或LCD光源照射到光敏樹脂表面,使其在光照區域發生固化反應并形成固體層。這一過程通過逐層疊加,最終構建出三維物體。能夠打印出極為精細的細節,適合制作復雜和高精度的零部件。其成型精度通常較高,可以滿足對精度要求嚴格的打印任務。光敏樹脂3D打印機的日常維護對于保持打印機的正常運行和延長使用壽命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關鍵的日常維護步驟:1、打印前的檢查耗材檢查:確保...

      • 20252-11
        光敏樹脂3D打印機的操作技巧涉及多個方面

        光敏樹脂3D打印機是一種基于光敏樹脂光固化技術的三維打印設備。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敏樹脂的光固化反應。在打印過程中,激光或LCD光源照射到光敏樹脂表面,使其在光照區域發生固化反應并形成固體層。這一過程通過逐層疊加,最終構建出三維物體。能夠打印出極為精細的細節,適合制作復雜和高精度的零部件。其成型精度通常較高,可以滿足對精度要求嚴格的打印任務。光敏樹脂3D打印機的操作技巧涉及多個方面,以下是一些關鍵的技巧:1、打印前的準備模型處理:在建模完成后,需要使用切片軟件將3D模型切成一...

      • 20252-10
        高分辨率3D打印活性酶催化載體,通過精細結構提高連續催化反應器合成效率

        在生物化工領域中,酶催化反應因其高效性和對合成環境的相對寬容性而聞名,常用于合成和加工經濟價值高且難以通過傳統化學合成途徑獲取的化合物。然而,酶催化反應所需的活性酶往往價格不菲,且在傳統合成流程中不易分離,這不僅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還使得酶催化流程的成本控制成為一大挑戰。因此,學術界致力于探索將活性酶負載于催化載體的方法,通過構建連續催化反應器,使反應物連續流經并接觸載體上的活性酶,從而實現連續化生產。這一方法避免了酶直接進入反應液,省去了后續的分離步驟,提高了酶的利用效率...

      • 20252-7
        上海交通大學/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低溫打印多材料軟水凝膠機器人

        上海交通大學及江西科技師范大學聯合研究團隊在《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文章“Multimaterialcryogenicprintingofthree-dimensionalsofthydrogelmachines”,提出了一種多材料低溫打印(MCP)技術,采用全低溫溶劑相變策略,包括瞬間墨水凝固,然后通過原位同步溶劑熔化和交聯,能夠高保真度的制造具有高縱橫比復雜幾何形狀(懸垂、薄壁和空心)的各種多材料3D水凝膠結構,并使用該方法制造了具有多種功能的...

      • 20252-5
        可編程仿生超材料電子的熔模微鑄造3D打印方法

        超材料通過各結構單元的特異性組合,為仿生電子器件的多模態集成與解耦提供實現路徑。然而,制造工藝和功能材料的不匹配嚴重制約電子器件的材料與制造手段的的選擇范圍。早在兩千年前的春秋時期,失蠟法便用于鑄造結構復雜、配比多樣的青銅器。若能通過微尺度3D打印制備可溶化“蠟模”,進而獲取空心“模骨”后注入功能材料,則可制造結構復雜、種類多樣的超材料電子器件,對多類型、高性能、難成型器件的制造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的陳小明、邵金友教授團隊在《Device》上發表一篇題為“I...

      • 20252-3
        微尺度3D打印設備的應用范圍廣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微尺度3D打印設備是一種能夠在微米甚至納米級別進行精確打印的先進設備,它的出現為科學研究和精密制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固化原理,特別是面投影微立體光刻(PμSL)技術。該技術使用高精密紫外光刻投影系統,將需打印圖案投影到樹脂槽液面,在液面固化樹脂并快速微立體成型,從數字模型直接加工三維復雜的模型和樣件。通過層層疊加的方式,最終構建出所需的三維結構。微尺度3D打印設備的應用范圍廣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電子領域微納電路打印:可制造高精度的微納電路,如柔性...

      共 563 條記錄,當前 5 / 71 頁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跳轉到第頁